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淮阴工学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各二级党组织围绕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基创优,着力把党建工作做在实处、落在细处,不断筑牢师生员工信仰之基,激发党员干部奋进动力,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圆满完成了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
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组特推出“基层党建巡礼”专题,全面展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二级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成效,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使命感、责任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近年来,人文学院党委聚焦基层党组织“五个到位”工作目标,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锻长补短,以“四突出、四提升”为抓手,切实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学院党建工作和内涵建设取得明显提升。
学院获批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并通过验收,社工党支部多次荣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2021年被授予江苏省“高校特色党支部”荣誉称号,2022年入选江苏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获批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通过验收,学生党支部2022年获批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一、突出“333党建工作法”,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效能
学院党委在深入思考谋划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学院党建工作思路举措。以“333党建工作法”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落实立德树人。
在党建工作机制制度上推行“三个一”,即党委抓好“一个考核”(积分制考核办法)、支部落实“一张清单”(党日活动清单)、学生实施“一项行动”(铸魂育人行动);教工党建突出“三融合”,即党建+社工(专业)+志愿服务。塑造党建引领、专业协同、志愿服务三维联动格局;学生党建突出“三结合”,即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志愿服务、专业实践三者相结合,实施“红色基因传承铸魂行动”,引导“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运用专业知识,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
二、突出专业优势,全面提升与地方政府及城乡社区党建联建能力
围绕具有苏北特色的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创新、智慧养老与社区服务现代化等方向,申报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北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深入践行学校“扎根淮安办大学、服务淮安谋发展”的理念、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清江浦区区委共建成立“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学院”。依托共建平台,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组织师生深入城乡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决策咨询、志愿服务等,以专业知识引领社区发展,努力推进苏北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办学经验,致力于打造“专家引领”服务型社区,为清江浦区社会工作者及居民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学院还运用社工专业优势,与市社会福利院、府前街道、东双沟镇、漕运镇等基层单位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完成了淮安市民政局、文旅局“十四五”规划编制课题等,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水平。
三、突出立德树人,全面提升服务型党建工作品牌影响力
积极探索“党建+专业+志愿服务”党建工作模式,持续锻造志愿服务能力,不断延伸志愿服务半径,走出了一条彰显专业特色的党建品牌建设之路,为落实学校“十个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发展轻教育管理、重理论知识学习考试轻党性锤炼、重成绩排名轻服务奉献精神等问题,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学用结合,创新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打造“党建+专业+志愿服务”党建品牌。
教工党支部以“支部建在学科上、学科融入社会中”的党建工作思路和“党建+社工+志愿服务”党建特色工作机制,打造“党建+社工(专业)+志愿服务”党建特色品牌。该品牌机制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社工专业为支撑,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不断塑造党建引领、专业协同、志愿服务三维联动格局。支部从2019年开始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型党建品牌打造,深入城乡福利院、养老院、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特色党日活动,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努力推动党建+社工(专业)+志愿服务三者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推动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双增强。
学生党支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知行合一,持续打造“红色基因+公益”党建品牌特色。支部组织学生常态化开展红色丰碑寻访、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故事全媒体作品征集创作活动等,传承红色基因。学生党员全部加入学院“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运用社工专业技能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学生党支部“红色基因+公益”党建品牌建设成效逐步彰显。组织开展了主题教育“初心篇”、“四心”助力乡村振兴、“两在两同手拉手 情暖孤儿心连心”、“永远的丰碑”红色故事会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学院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在校终期考核验收中顺利通过,学院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结项获评校优秀项目3次、党建工作创新培育项目结项获评校党建创新优秀项目1次、三等奖2次。教师第一党支部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省高校特色党支部、校首批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建设单位,获得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2次、校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1次,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学生党支部获批校样板支部培育单位,获校最佳党日活动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学院党建品牌建设经验、特色党日活动等相继在中国江苏网、交汇点、新华日报、淮安日报等多家校外媒体报道。
四、突出品牌专业建设,全面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
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排头兵、领头雁作用,努力完成社会工作品牌专业建设任务。成立淮安首家社区学院——清江浦区社区学院,创建“校地合作创新实践基地”,聘请教师担任社区指导员,开展社区工作综合技能培训。社会工作专业获批校“2612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通过了省一流专业评审,顺利通过校“246X”学科建设工程的终期考核验收,获批“十四五”校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并通过年度考核(社会学学科),获批“246X”一流学科建设工程C类一流学科。社会学学科团队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北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获批校“翔宇社会工作优秀教学团队”。3门课程获批省在线开放课程,《社会学原理》获批省一流课程、中国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项目,3门课程获批校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2门课程获批首批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课程获校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建设。1名教师当选为“淮安市社科人物”,1名教师获淮安市“淮上英才计划”533英才拔尖人才(第二层次)。
优化学院专业结构,积极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和秘书学专业的发展。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目标,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专业学士学位授权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学院与江苏海洋大学签订联合培养MPA研究生协议。教师获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淮安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7项。科研获得多项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厅重大项目4项,省“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3项,获批我校第一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重大项目。获评淮安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SCI1篇,C刊和中文核心24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4篇调研报告获市委书记和市长批示。
打造“三文化育人”工作品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学生走访红色基地,开展阅读经典活动、举办“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翔宇校友讲堂,将红色文化、阅读文化、校友文化的育人工作做精做强、落地落实。承办“华为杯”公共安全案例分析大赛,持续承办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4项,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等。学院连续4年获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社工1191班获评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秘书1171班获得校周恩来班提名班。1名辅导员获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校首届翔宇辅导员标兵,1名辅导员获校第四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1名辅导员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重大项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二等奖,1名辅导员获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一等奖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