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淮阴工学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各二级党组织围绕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基创优,着力把党建工作做在实处、落在细处,不断筑牢师生员工信仰之基,激发党员干部奋进动力,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圆满完成了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
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组特推出“基层党建巡礼”专题,全面展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二级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成效,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使命感、责任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淮阴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4月,是促进学生的分类培养和管理以及教师的分类发展,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而成立的二级学院。目前主要招收对口单招学生、现代职教合作试点项目“3+4”和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学生。
近年来,应用技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持续推动党建和事业发展互融互促。学院依据生源特点,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打造“2+X强技赋能”党建品牌,确立“能力本位,注重实践,就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基础实、技术高、能力强、上手快”的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持续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学院党委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努力以高水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根铸魂。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中心组学习为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发挥师生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风涵养工作室等功能,建立学生党员联系班级制度,搭建朋辈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在思政课堂创新、职业生涯确立、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的育人潜能和价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朋辈红色宣讲,让思政课堂“活”起来。组织优秀学生党员、“青马工程”学员、学生干部等先进青年,成立学生讲师团,开展“信仰公开课”计划。46名优秀学生通过宣讲党史知识,讲述英雄事迹,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赓续精神血脉。树立朋辈典型榜样,让激励作用“燃”起来。近年来,学院多场次举办朋辈分享交流会,开展朋辈帮扶促成长主题活动,组织优秀学生分享奋斗故事,树立典型标杆。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邀请优秀校友、企业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作报告,用他们的职场经验引航学生确立职业规划、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明确目标。通过思想引领,学院形成了“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超有动力”的浓厚学习氛围。2023届毕业生考研率达8%,园艺3192班考研率达40%。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凝聚爬坡奋进力量
学院党委大力实施“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助推教育教学发展。目前,教师支部书记实现100%“双带头人”,精心选配的4名教师支部书记在组织建设、教学科研、思政育人等多条战线上发挥“头雁”效应。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建制度,先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0余项,学院议事决策程序日益规范。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院获批校级样板支部2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7项;我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批校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培育)建设单位,获得校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探索建立“党建+学科”工作室,组建由学院党委书记领衔,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师党建、学生党建工作团队4个,坚持把典型引领作为重要推动力,围绕“学”“思”“享”打造党建工作平台。倾力打造“党史故事天天学、爱校荣校天天做、争先创优我先行”“百名党员先锋行、志愿服务践初心”“新老党员的初心对话”等学习载体,引导师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汇聚事业发展合力。
学院发展和培养了一批青年博士投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涌现出一批科研水平突出、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中青年党员模范,成为应用技术学院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教育教学方面,探索实践“三结合”原则: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不断丰富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前置岗位培训,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学院获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编出版省重点教材1部,获批省市级课题13项,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110项,其中9个项目获国家级奖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级二等奖;获批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项,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等五部门建设的学风涵养工作室1项;我院教师获批省科技副总、淮安市“533”人才计划领军人才、淮安市“533”人才计划拔尖人才等称号。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铸魂育人聚力赋能
学院坚持以学生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为导向,依据生源特点,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确立“能力本位,注重实践,就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基础实、技术高、能力强、上手快”的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党建引领2+X强技赋能”党建品牌——人才培养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双证书制度,将有关资格认证的必要课程引入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能力与行业的需求的匹配度。形成“一主线两突出三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两个证书为主线,突出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及人文与科学素养。
探索实施分层次、全过程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指导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志业,在不同年级完成相应的准备,有效地落实强技赋能理念。依托党建工作室,在两个证书获取环节中,针对学生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相关课程的中职教育基础与本科教学要求衔接障碍问题,教师进行深入研讨与有效帮扶,细化两证获取的各个环节,动态调整工作内容,保证入学到毕业不断线,切实提升两证获取率。在技能培训方面,院领导分工负责各项技能证书的培训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见行见效。紧盯产业链条、紧盯企业需求、紧盯社会急需、紧盯市场信号、紧盯政策框架、紧盯技术前沿,深化院企合作共建,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推动强技赋能再上新台阶。
2020年开始,学院组织了中级茶艺师、计算机中级程序员、高级工程测量员、汽车维修工、钳工、车工等技能培训,共计649人通过技能证书的培训和认证。在院企共建方面,应用技术学院教工党支部基于11个专业背景,巩固和拓展了若干紧密合作型企业,夯实专业锻炼基础,使得技能培训更加匹配企业需求,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2年我院学生留淮就业率位居全校第一。
新时代、新征程,应用技术学院将以更加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为学校事业高质量科学发展和大学创建作出更大贡献。